_作为国民,你该来看看:泪祭汉江水(转载)

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湖北-』荆楚女儿的哀歌:泪祭汉江水(转)
  
  
   作者:湖北哀歌 提交日期:2001-12-21 5:09:17
  
  
  无论这样一篇文章引得旁人如何的奚笑或不以为然,我仍要写,因为我是荆楚女儿。
  
  
  
  泪水仍在遏止不住的滚落,泪眼婆娑中,我看见龟蛇黄鹤翼下的朗朗江水奔流,我看见寒夜中三镇的灯火暖意。长江汉水佑我三镇,当我沿长江一桥二桥与汉水环城而过时,当我凝望汉水与长江亲密交合于晴川阁下,鹦鹉洲头时,我为家乡山水的豪迈大气而自豪。“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是白云黄鹤的故乡,这里有琴台知音的绝响。
  
  
  
  荆楚儿女世饮长江汉水的乳汁,而今日,当我一遍遍反复看着《南水北调后患无穷》的文章时,我心恸痛哭,我方才意识到,自小偎依的长江汉水也许将永远改变。长江北上,汉水北调,福兮祸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水是荆楚之魂,荆楚之灵,是这长江与汉水哺育了楚文化。而未来,北京天津也要饮上长江水。我用搜狐上打入“南水北调”四字,搜到20200个结果,翻过去,比比皆是天津呼吁“南水北调势在必行”,是西安“未雨绸缪”等迎长江水,是要让京津冀人民喝上“放心水”,我看到的只是北方对南方水的饥渴与迫不及待。而我们湖北呢,而我们这将抽出肌肤血液的长江汉水之滨的人民呢?有多少目光在关注我们未来的生存与生态?
  
  
  
  关于《南》文的作者王维洛,我是第一次接触,于是我再搜索他,网站上搜到的结果很多,但大多数却无法访问,(为什么?)我只能从少数能达到的网站大略知道王维洛先生是长江水利专家,是一个“三峡反对派”,而现在是“南水北调”的反对派。王先生的文章写的深入浅出,也因此,引我恸动失声。从王先生的文章中,我似乎已看到被切割的支离破碎的汉水;我看到倒挂的人造黄河,成为京津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似乎已听到母亲河汉水的痛苦呻吟,我惶恐着生态灾难。。。。“调水将破坏中国四大河流域间的自然界限,改变四大流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同时也改变四大河流域内水流的自然流向。由于年调水量超过汉江的枯水年的全年流量,丹江口以下的汉江段将出现长时期的断流,汉江的河流生态体系将遭到最严重的破坏,水生生物死亡,鱼类消失,汉江两岸的人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无法保证。武汉为汉江下游的重镇,依赖汉江而生存。汉江断流,武汉与其西北腹地的水路运输也就中断了。目前计划引长江水来补充汉江部分江段,并不能阻止汉江河流生态体系的死亡。”汉水不存,武汉何安?家园何堪?
  
  
  
  看看武汉境内的汉水与长江吧,汉水并不宽广,但它的水质远远好过长江,长江与汉水的交合处,是泾渭分明的黄绿分界,汉水的温婉明媚与长江的沉静宽广形成鲜明对比,楚人当自豪,两江是荆楚之地最可宝贵的财富。当我们为长江日渐混浊的“黄河化”痛心时,当我们为长江上飘浮的水葫芦、污污油迹疾首时,楚人本还可庆幸,我们是千湖之省,我们还有汉水可依。而若果真“南水北调”,汉江前景何如?民何以堪?!而王先生也说的明白,南水北调未必救得了北方,却会毁了我南方啊。。。。。北方的人民啊,你们也看看吧,也怜惜一下南方吧。自然资源难道也要人为地均贫富吗?
  
  
  
  我爱看discovery与national geography的地理历史节目,自然的力量是惊心动魂的,无论科学如何的昌明,人类却不可不自量力地以为我们可以“修理地球”,以为可以“征服自然”。地球已是被我们修理得千疮百孔,不说臭氧空洞,不说温室效应,只正视我们身边的泥石流、雪崩、沙尘暴吧。自然的狂暴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但,我以为,正因为它那狂暴力量的约束才使得我们不至于更加的肆无忌惮,我们也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而已,为什么我们就要狂妄的让自然所有的资源皆为我所用?地球只有一个,它不只是属于人类,它也属于鳄鱼,属于狮虎,属于青松与白桦啊。我们的先人们向有“畏天”的传统,我们祭天,我们祭河,我们臣服自然。我们向往的是“天人合一”,和谐方乐业,古人们相信顺天行事,而如今我们难道真的已“唯物”得“无所畏惧”了吗?这样的“无所畏惧”只会加速毁掉我们曾经美丽的山河!难道我们不怕自然的报复,不怕“天谴”吗?人祸必将遭“天谴”,只是山河何辜,民众何辜?“我们曾拥有无比美丽的栖息之地,我们再也不能破坏已脆弱无比的生态系统。要记住,爱护我们的山山水水,爱护我们的树林,就是爱护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未来。”(何清涟)
  
  
  
  我知道,朋友们会来讥笑我,这样的国家大事,你一个小女子知道什么?那么多的专家论证难道会错?是的,我不过一介草民,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卫我汉水,楚民有责!确实,专家们都在论证着,都在论证着“南水北调”于北方的好处,都在论证着“南水北调”的可行性。但请朋友注意,这个南水北调的设想起于那个狂热“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五十年代,起于所谓“毕千功于一役”的“核心头脑风暴”。“到中共十四大,南水北调工程是尘埃已落、铁板钉钉的事。但是,直到1996年3月,南水北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完成。。。。。这又是一个工程决策在前,可行性论证在后的实例。”甚至,这又一个所谓的“跨世纪工程”,决策者有心要创下若干个世界纪录的工程,之所以采用“明渠”,“是为了在月球上看到中国这个伟大的工程”!是为了某某的证绩不为暗渠所淹没无闻!
  
  
  
  苍天,哭我湖北民生啊!那么多专家在论证,为什么我们平民看不到反对意见?但凡我在网上发现可能为反对意见的文章基本都无法访问,有一个例外:一篇题为〈〈对南水北调的各种反对意见述评〉〉的文章,访问很迅速,细看内容,原来它是在指责着反对者们“在不负责任的争论下,长期不能形成共识,已经严重妨碍了国家的决策。。。。。国家只好”病急乱投医”结果先上东线北段的应急工程,恐怕这些专家和学者要负上一些道义责任。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这些专家们迄今为止仍然不思悔改,还在喋喋不休地继续一些无谓的争论,干扰正常的决策过程。”啊哈!说不行的专家们都落了个“不思悔改”啊,我们小民的一点知情权又算什么呢?这样的封锁,民众的科学意识如何能提高?难道人民也弱智到只能听阿谀之词么?当年反对黄河三门峡工程,至死不渝的上书反对三峡工程的黄万里先生已故去,一生只说真话的黄先生已故去,今天还有多少的专家还在诚实地、坚决地说着“不”呢?如果专家们的论证只是因了“奉旨行事”成为“你既决策,我就论证”的过场的话,荆楚未来就断送了这些专家手中了啊!若真如此,我恨!
  
  
  
  楚国无以为宝,惟江汉之水以为宝。。。。。。
  
  
  
  
  
  
  
  —————————-
  
  
  
  
  
  原作:汉正街的女儿
  
  
  
  
  
  个人主页 http://secondcup.best.163.com
  
  
  
  —————————————
  
  
  
  恳请每一位真正关心中国国家与黎民百姓的朋友,严重关注并认真思考讨论南水北调问题!
  
  !!
  
  
  
  请国人参与介入南水北调,如此经国大事关中国国家黎民百姓的前途命运岂能麻木沉默!!
  
  !?请大家快对南水北调发出自己思想的声音啊!!!
  
  
  
  
  
  
  
  
  
  
  
  ————————————————
  
  ————————————————
  
  
  
  
  
   1。 先不管南水北调是否真是利国利民或者是祸国殃民,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根本无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为我们除了知道些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篇之外,对于相反意见根本一无所知。也就是说我们根本就被蒙在鼓里,等到大功告成,真有意外不幸我们也无话可说。如果一切公开,大家参与讨论,南水北调若真是利大于弊,就算有人反对那也不成气候。<可是现在到处封锁,处处设障,就是不让我们知道事实的真相,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莫非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黑幕?                        2。 关于南水北调到处封锁,处处设障?                   3。 但是南水北调工程是否真的合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除了官方的一面之词之外,就算是技术层面上的反对意见也寥寥,不知道是故意封锁还是工程真的是白利而无一害?官方只是充分描绘了南水北调以后华北地区的美好景象,对于湖北和南方的损失却只字不提。就像三峡工程,我是不太清楚三峡工程到底有什么千秋功业,只是三峡库区人民背井离乡的迁徙让人难以忘怀。那些化了大比力气却毫无用处的工程又不是没有过,不怕南水北调又成为一个?我是南方人,现在生活在北京。发觉北京缺水还有环境问题都是北京人(官方)自找的,资源使用不合理,生态破坏严重,每年的沙尘暴一来,仿若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北京把自己的一切都破坏掉,现在又来折腾南方的,如果南北方双方获利,那还说得过去,就怕又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工程,一想到我那山明水秀的故乡,心里就不忍悲痛,长江三峡,风景如画,全都已经毁了啊!叫我们怎么不担心,不紧张?我们要求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真实的南水北调,有“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现在就可以有“保卫湖北,保卫全中国”      !                        4。 南水北调未必能解决北部用水,南水未必充足到这个地步,丰水期的水未必对南方不是"至关重要". 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经验. 这不是地方主义.而这可能只是国家积极介入(凯恩斯主义)的扩大内需(克林顿-需求学派).未必是深思之举.                   5。 不是空穴来风,楚人性格,说多了说不完,名言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勿小觑“303”,记取武昌首义(四川保路为肇始)——近代史全变了。                        -----------------------------------------      -----------------------------------------      -----------------------------------------                        我们不理解南水北调!!!            看到如下的文章,我们应该怀疑南水北调!            看到如下的文章,我们应该认真调查研究南水北调的利弊!            看到如下的文章,我们应该讨论南水北调!            看到如下的文章,我们应该就南水北调,在人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现在的南水             北调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吗????!如此重大的问题,决不能暗箱 操作!      !!                  ---------------------------------------      ---------------------------------------      ---------------------------------------      ---------------------------------------                        南水北调,没什可说了,调水就是战争.            南水北调在方方面面问题汇集后,就将是一个历史问题。南水一旦开调,南北战争将不可避免势在必行。南水北调将成为南北内战。这绝不是开玩笑。南北内战不是我们挑起的,是别人强加的啊!中国历史本就是一部南北战争史。 想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背景材料,自己搜索"南水北调''"反对南水北调''"王维洛''等关键      词就可以了.或上中青在线绿网环境论坛查看.                                             附二 武汉将喝更多汉江水缓解水污染迫在眉睫      : :  本报讯(记者杨磊通讯员汪璞)未来,武汉人要喝更多的汉江水;但每年仍有近4000万吨污水流入汉江武汉段。昨天的武汉市人大检查汉江水污染情况会透露,目前,汉江武汉段上有6座水厂,城区60%的人喝的是汉江水。通过对汉江上的水厂进行改、扩建,到 2020年,汉江每天将提供205万吨自来水,比现在多46万吨。但目前,武汉市汉江段有17个排污口,尽管经过了多年控制和治理,每年仍有近4000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汉江,平均每天10余万吨废水入江。武汉市环保部门称,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汉江自净能力削弱,汉江武汉段水质形势更不容乐观。现在,汉江边集家嘴段长途汽车站已达13个,这里的餐饮、旅社等行业由于设施简陋,对汉江水质也构成威胁。      : :     --------------------------------------------------------------------------------      ----------------      : :       附三      南水北调明年吹响开工号      : :      : :         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严桦)记者今天从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酝 酿已久的“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经具备2002年开工的条件。   开工以后,经过6年到7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将可以逐步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介绍,经过近40多年的勘测、规划、研究和论证工作,“南水北调”工程设计为东、中、西三条线,东中两条线一二期工程预计投资1810~1860亿元,2010年前完成。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包括节水、水污染防治、地下水限采、制水与配水、分年度提高水价以及改革水资源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新世纪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张副部长表示,“南水北调”论证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确定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其次,以“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为依据确立了调水工程规模。这一规划范围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七省市。第三,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确立工程“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形成北方地区的大水网。第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张副部长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将改善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改善水资源调整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现实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兴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合理配置,供水有保障、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北方地区地下水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自然水问题,改善当地农村饮水的质量。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周边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 : --------------------------------------------------------------------------------      : : ----------------          附四           武汉市郊遭旱灾请你伸援手 市委市府召开全市救灾捐赠动员大会      罗清泉王守海等市领导昨日带头捐款   长江日报讯(记者章丹英 通讯员周钢 张艳) 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救灾捐赠动员大会,动员市、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向我市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市委书记罗清泉、市长王守海等市领导昨日带头捐款,拉开了全市救灾大捐赠活动的序幕 。今年5月以来,我市郊区农村遭受长时间连续干旱,是建国以来我市遭受旱灾程度最深的一年,全市因旱受灾人口167.7万人。全市34个街乡镇受灾严重,黄陂、新洲等有的乡镇中晚稻和旱地作物基本绝收,有的颗粒无收。据统计,全市今年10月至11月缺粮人口38.1万人,缺口粮2400万斤;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底,缺粮人口66.2万人,缺口粮7189万斤,需救济款达3899万元。目前灾民最大的困难是缺粮和过冬的棉衣被问题。     市委副书记赵零在会上强调,搞好救灾捐赠活动,是实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确保完成今年农村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全市社会稳定的一项工作。   这次救灾捐赠本着从实际出发,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强行摊派。该活动从本月下旬开始,11月下旬结束,12月初将捐赠款物发放灾区。   市领导王成宇、胡国璋、梁守恕,武汉警备区政委徐化贵,市政府秘书长梁耀源等出席会议并现场捐款。      : :       市救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地址:江岸区胜利街261号),电话:82830652 82812201     82830541;各区接收捐赠地址设在各区民政局(救灾办)。      : :       --------------------------------------------------------------------------------       --------------------------------------------------------------------------------      : : --------      附五              南水北调后患无穷                                     王维洛               1999年8月底,中国报刊报导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消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总干渠始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止于北京的玉渊潭,干渠总长为1246公里,外加至天津的总干渠140公里,亦号称约1500公里。一期工程将平均每年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46亿立方米,而最终送到北京的水量约每年十六亿立方米。   一、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是孪生姐妹 早在五十年代初,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林一山向毛泽东汇报治理长江的设 想时,毛泽东提出要毕千功于一役,在长江三峡建大坝,卡住长江洪水。同时谈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也是可以的。毛泽东的这一句话,就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设想。在大跃进精神的指导下,五十年代末,两个工程的规划完成,只是因为经济发展受到挫折,都没有上马。 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也同时摆到了议事日程上。三峡工程的第四个目标,就是南水北调。1988年李鹏说,"南水北调应以解决京 津华北地区缺水为主"。在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候, 李鹏 的桌子上已经放着长江水利委员会1991年底提交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      二、决策在前,论证在后  在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南水北调工程就被列为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之一,在李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同样的论述,可见,到中共十四大,南水北调工程是尘埃已落、铁板钉钉的事。但是,直到1996年3月,南水北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完成,该年6月27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才审查通过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又是一个工程决策在前,可行性论证在后的实例。按理说,南水北调工程的政治意义、工程规模、投资的数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跟长江三峡工程不相上下,应该采取同样的审批程序,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但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批,却不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更不需要公民参与评论,全部是黑箱作业,这里不是工程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只是秉承领导意旨。据报导,南水北调工程到今年年底才能完成总体规划,但是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早在年初,国家审计委员会就查出了水利部挪用南水北调工程的资金作股票期货买卖的违法事件。事实上,在总体规划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的南水北调单项工程都已经开始了。  三、什么要南水北调?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东邻太平洋,气候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从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从东南向西北增加。降雨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少。这种地理气候条件是自然形成的。 就水资源总量来说,中国资源并不算少,河川平均年径流量有2.6万亿立方米,在世界上居第五位,按人口平均占有量计算,为1400立方米,低于世界人均占有径流量水平,属于缺水区(国际上把低于人均一千立方米的地区列为缺水区),但高于荷兰(600立方米)、比利时(870立方米)、匈牙利(570立方米)、以色列(330立方米)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即使是南水北调的受水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地区,年降雨量都在400-800毫米以上,相当于德国的波恩地区,所不同的是,波恩地区降水年分布比较均匀, 而中国这些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别是这个地区的森林被破坏后,降水更趋集中,降雨 后地表径流量大,被植被截流的雨水少,补充地下水量也少;而干旱季节,自然降水少。容 易出现旱情。以往忽视绿色水库(保护森林植被)的建设,多以工程手段来蓄水。就以北京 为例,当初为什么选定北京作首都,就是因为北京位于燕山山麓,永定河的冲积平原上,水 源丰富。但是由于北京无节制的经济和人口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高密度的聚集,水已经 成为北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尽管北京地区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为全国之最,但一些专家认为 ,只有迁都才能解决北京的水荒问题;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只有南水北调才能救北京。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是在五十年代初提出的,当时的人口还不到现在的一半,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是现在的一倍多,可见当时要上南水北调工程,并不是因为人均水资源少,而是受意识形态的指导,忽视自然规律,认为人类一定能征服自然,同时也体现了在资源分配河使用上的均贫富的思想。华北地区是半干旱地区,本不适宜发展需水量大的农作物。但是五十年来,偏偏在水资源不丰富的华北地区发展水田,种植水稻,大大增加了农业需水量。天津在1973年到1977年水稻平均播种面积只有15亩,1978年升到57万亩,年上升到96万亩;北京的水稻种植面积也从五十年代的平均只有16万亩增加到七十年代的72万亩。京津地区的每亩水稻需水约800立方米,而旱地每亩用水量一般只为300立方米,二者相差一倍多。京津地区仅由于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每年农业需水量增加7亿立方米,相当于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调往京津地区的32亿立方米的22%。中国工业的用水量(每单位工业产出的增值中所含的用水量)远远超过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用水量。北京天津市居民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也超过德国的水平。京津地区,华北地区缺水是事实,但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如果不是从主要原因入手解决问题,而是一谈到缺水问题,就指望从技术工程上得到解决,从大江大河跨区 域长距离调水,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四、南方是否有多余的水可调?    这次公布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要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出146亿立方米的水。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汉江在丹江口水库处的平均年流量为381亿立方米,调水量占平均年流量的38%。汉江作为一个自然河流生态系统, 是无法承受平均流量减少38%的冲击的。况且这里所提的381亿立方米只是一个算术平均值,在自然条件下,汉江并不是以每年都有381亿的流量。在最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处的年流量,与向北方的调水量相当,就是说百分之百的水量都要调到外区域去。在这种情况下,汉江河流生态系统必然面临死亡。    五、向三峡水库要水   这次公布中线工程的平均每年的调水量为146亿立方米,而为工程建设的总干渠的年调水能力却为400亿立方米。水利部明知汉江无法保障华北和京津的供水量,但是只要工程上马,数千亿投资下去,总干渠建成,北京和天津依赖于来自南方的水,到那时汉江不能保证供水,就必须从长江三峡水库向北京和天津供水最终实现五十年代初的宏伟设想。根据预测,到2030年,长江也会成为缺水区,这个预测结果国家水利部是知道的,中央政府也是清楚的。  那么为什么不能现在就直接从三峡水库向华北供水呢?从工程条件上来说,利用中线向北京调水的最大优点是,南部地势高,北京地势低,可以利用自流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为了调水,丹江口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要加高到海拔170米,而北京的海拔高度在50米,两地高差120米,总干渠长1246公里,平均的坡度为万分之一(即10米/100公里)。水就是利用这个坡度从丹江口流到北京。而现在建设的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只有175米,要让水从三峡水库通过隧道自流到丹江口水库,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必须在海拔195米以上,即比正常蓄水位再提高20米,这样会使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大量增加。在目前的情况下,将这个问题摊开来,无疑会断送了三峡工程。所以暂时先利用丹江口 水库供水,等三峡工程结束后,再谈从三峡水库取水,再来提加高三峡工程的大坝,再迫使更多的居民迁移,到那时就容易许多。 这里请读者注意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始终点间的平均的水力坡度。三峡工程在计算水库淹没和移民人数时,认为长度为660公里的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为零。但是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不可能为零,因为水要从库尾的重庆流经660公里到达大坝三斗坪。如果三斗坪的正常蓄水位是海拔175米,那重庆的水位还是海拔175米吗?读者不难看出,三峡工程在计算淹没范围和移民人数时的误差有多么大。   六、国际上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例   巴基斯坦、美国、前苏联、澳大亚、西班牙、德国、以色列等国都修建过一些跨流域的调水工程,但其规模和距离与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无法相比。巴基斯旦的西水东调工程调水量较大,为148亿立方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输水线路900公里,其他工程则规模较小,年调水量一般不超过50亿立方米,工程投资费为几亿美元。由此来看,各国对大型调水工程的实施都十分谨慎,因为人们对调水工程将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认识还是十分肤浅的,对已经产生的问题,也无有效的对策。80年代之后许多国家放弃了这样的计划。1964年提出的北美调水工程,计划从加拿大的七条大河和阿拉斯加的三条大河中取水,每年调水1360亿至3080亿立方米的水到加拿大的中部、美国的西南部和墨西哥的北部,调水量的分配为∶美国获60%,加拿大20%,墨西哥19%。要完成这个计划,需要建造240个新水库,112个灌溉站,17条通航运河,其中最大水库的蓄水量为35000亿立方米。这个调水工程,要经过美国西部的强烈地震带,一些水库将要建造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如今,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计划将来还会实施。 原苏联有个和北美调水工程相似的计划,准备从叶尼塞河、鄂比河调水到中亚地区,年调水量1200亿立方米,最终5000亿立方米,干渠长度为2200公里。干渠底宽100米,水深12米,需要220万千瓦的电力才能将水位抬高。当时一些科学技术人员担忧,从叶尼塞河、鄂比河调出这么多的水量,将减少流入北冰洋水量的8%,会引起海水倒灌,改变北冰洋水中的盐份组成和热量平衡,改变冰层的形成等问题。苏联的这个计划被称为本世纪的最大工程,但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个计划也就放弃了。    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1、调水工程要穿越4大河流流域,横截700多条河流,跨越许多铁路、公路和一般道路。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流,而中线工程的总干渠则是从南到北,跨越1246公里,打破了中国四大河流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之间的自然界限,将改变四大流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从总量上来说,其破坏将超过三峡工程。 中线工程总干渠要横截四大河流域内的700多条河流(一说300多条) 。总干渠和自然河流相交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总干渠从河流上方采用渡槽的形式飞架而过;一是从河流下面采用倒虹吸管的的形式穿越而过;一是自然河流在总干渠下采用倒虹吸管的的形式穿越而过。 总干渠的最终通过能力为每年4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 的平均年流量。采用渡槽形式飞架自然河流,就相当于把一条黄河人为抬高,在一千二百四 十六公里长的范围内,都造成头顶一盆水的形式,造成一个人为洪水的大风险源。总干渠的走向基本与京广铁路平行,从许多大城市的西部擦边而过,总干渠高于人口集中的城镇的地面,高于南北交通干线京广铁路,一旦总干渠堤溃或是底漏,后果不堪设想。采用倒虹吸管的形式从自然河流下通过,不但破坏了原来地下水的走向,而且也是不安全。特别是总干渠从黄河河底下穿过,一旦河底隧道在黄河洪水期间发生顶漏,黄河洪水进入总干渠,将会把洪水引向北京方向。最后一种形式是让自然河流让位,利用倒虹吸管从总干渠下部穿过,而总干渠成为该小流域的主要地表河流,对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破坏最大。此外总干渠还要跨越许多许多铁路、公路和一般道路,多数采用渡槽飞架的形式,这样在中国的核心地区,出现一条高出地面的人工大河。     2、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已经有近50年,而工程的基础资料依然十分缺乏。中线工程总干渠经过我国两大暴雨区,干线长,暴雨洪水特性变化大。在总干渠要横截的700多条河流中,除29条河流有实测流量资料外,其余近700条河流均无流量资料。总干渠南部端点陶岔至沙河南岸240公里的渠段,分跨长江,淮河两个流域,沿程需要建设128座河渠交叉建筑物(平均2公里一个)。这些河流中,交叉断面及附近河段中有实测水文断面的仅有刁河和湍河,其他99.2%的河流均属无资料的地区,而且交叉断面以上集水面积的大小相差非常悬殊。白河、潦河等七条河流交叉断面上游已经建立了11座大 中型水库,其调蓄对河流又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量。多数河道的防洪能力差,有些区段在洪水期间,几条河流互相串通连成一片,规律难以掌握。毫不夸张地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可以称为是无基础资料的规划设计。要在这700多条河流上建立水文台站,长期收集资料,是十分艰苦的工作,也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没人干。但是上跨世纪的工程,却是人人争着干的事,有名有利。1975年板桥、石漫滩等50余座水库溃坝,造成23万人员死亡,原因之一就是板桥、石漫滩等水库缺乏基础资料,暴雨强度和洪水流量估计过低。  3、工程的安全问题,防洪,防震,防溃,防渗,防冻和预防人为破坏的问题。总干渠不但要经过中国的两大暴雨区,还要经过两个最大的地震区,要经过膨胀土区 、矿区和矿井沉陷区。总干渠的年调水能力达到400亿立方米,总干渠的底面宽100米,大大超过一条20条车道的高速公路,等于是一条高架人工大河。这条人工大河在经过两大地震区时,能否保证安全,无人能够回答。最近台湾地震,出现高架公路断落的现象。调水总干渠的防震能力,必须超过高速公路,不但不能倒塌,而且还不许出现裂缝,因为裂缝将导致堤溃或底漏,造成洪灾。北美调水计划搁置的一个原因,是要经过美国西部的地震区      : : ,而中国南水北调中线要经过的邢台地区、北京天津唐山地区的地震风险和强度,都不在美国西部地区之下。人为破坏也是一个防不胜防的难题。中国著名的红旗渠就多次遭到人为的破坏,原因是分水矛盾。中线工程的总干渠就象一把达摩克利剑,高悬在头上。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目前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本身就是中国有名的病库险坝之 一,在过去的运行中就多次出现过险情,也曾发生过水库诱发震。为了调水的需要,丹江 口水库大坝必须再加高23米。加高后的大坝,能否满足安全要求,还是一个大问题。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前面已经谈到调水将破坏中国四大河流域间的自然界限,改变四大流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同时也改变四大河流域内水流的自然流向。由于年调水量超过汉江的枯水年的全年流量,丹江口以下的汉江段将出现长时期的断流,汉江的河流生态体系将遭到最严重的破坏,水生生物死亡,鱼类消失,汉江两岸的人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无法保证。武汉为汉江下游的重镇,依赖汉江而生存。汉江断流,武汉与其西北腹地的水路运输也就中断了。目前计划引长江水来补充汉江部分江段,并不能阻止汉江流 生态体系的死亡。中线工程的二期目标是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400亿立方米,再加上南水北调东线和西线工程的每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总共每年从长江调水100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平均年径流量的10%以上。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引起海水倒灌,长江口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影响长江口鱼类生活的条件。目前海水倒灌可以最远上溯到江苏镇江,水量的减少后,可能上溯到南京以西地区,目前海水倒灌的持续时间较短,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未来海水倒灌的时间将持续较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发生困难。长江的水量不足,可能在长江口形成拦门沙坎,影响长江航运和上海港的发展;长江入水量的减少,将迫使上海江苏浙江加大投资,巩固海堤。至于长江是否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水量减少10%, 还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自然河流有丰水年,枯水年,不断变化,互相弥补。而南水北调工程设计认为,长江的平均年流量减去调水量,剩余的水量尚在枯水年的水量之上,所以估计不会对长江生态有影响。但是他们却没有研究过,在最坏情况下,在枯水年的流量中减去调水量后,那时候的长江又该是个什么样,长江的生态系统会受到什么影响?1998年长大水之后,1998年冬和1999年春,长江出现了历史最低水位,长江一改在夏天汹涌澎湃的样子,成了一条混浊的小河,无力地呻吟着,河床上露出白茫茫的沙滩和一片片乱石 。这条长江能承受每年调水1000亿立方米的冲击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是北京、天津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总调水 量400亿立方米,而受水区自然径流量每年只有276亿立方米(北京、天津按百分之百 、河北、河南按百分之五十计),调入水量大大超过受水区的自然径流量,受水区能否承受 这么多的水,也是个大问题。受水区是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被破坏,地表水的蒸发量很大 ,这么大量的水调入后,自然水平衡受到破坏,特别容易发生大规模的土地盐碱化问题,需 要更多的水来冲洗土壤中的盐份。所以结果是,害了北方缺水地区水,不是满足了需求,而 是引起更大的需求,使缺水问题更严重。南水北调还可能引起血吸虫病向北迁移,血吸虫病 范围扩大。  5、丹江口水库的22.4万移民将第三次搬迁,干渠沿线还有数十万居民被涉及。为丹江口水库工程完工30余年,但是38万移民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许多移民至今还是依赖国家救济过日子。这一次是第三次搬迁。 八、结束语:为了在月球上看到这个工程 40多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证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精彩∶长江的伟大,不仅表现在流域内具有最美丽的开发前景,而且它的这个美景更有超流域的伟大意义。从三峡引水到华北,将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梦想把江南移到北方的愿望,完全有可能实现了。而且将使著名的长江三角洲由苏杭一直扩大到京津,由大别山扩大到长城脚下。现在作为三峡引水华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丹江口水库工程已经开工了,引汉总干渠的工程正在进行设计工作,不久亦将开工。我们可以自豪地满怀信心地说,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会亲眼看到华北水网化和河网化的计划的实现,并可以看到一条约等于两倍黄河年总水量的巨大运河由三峡西去,切断巴山秦岭,纵割中原,但却驯顺得象天上银河那样,清澈平静指向京津滚滚而来。这将是不久就要实现的宏伟事业,而不是什么遥远的理想了。 五十年代,"共产主义"都快到了,这点憧憬也许不算过分。但是,当时提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当初除了调水目标外,还有航运目的,后来增添了旅游;这次批准的中线工程,航运和旅游都被取消,为的是保证输送到北京的水质要好。从工程上来说,应该采用地下输水管道,而不是采用明渠的形式。地下输水管道可以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减少蒸发保证水量,容易分配水量,输水工程安全性好,同时也可以少占用农田近40万亩。为什么要采用明渠形式?主要是为了在月球上看到中国这个伟大的工程。中国的万里长城,在月球上能看到,世界上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建造了万里长城(尽管看到的长城不是秦始皇造的)。将来世界上的人都知道,中国有条人工黄河,它是某某建造的。如果埋在地下,这个功绩就看不到,就会被人遗忘了,这几千亿的投资不就白费了?    --------------------------------------------------------- ---------------------------------------------------------------------------------------       附六                     反对南水北调    最近有媒体报导,我国将着手从长江的上、中、下游进行南水北调工程。有关南水北调,早些年刚提出来,就遭到许多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北方是不是缺水,南方是不是有水可调。不管怎么说,南水北调是国家大事,作为普通老百姓,对国家大事只能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些国家大事,虽然国家用心是好的,但不见得都对。建国五十年,我国有些大事,由于国家的工作失误,曾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过重大损失。目前要进行的南水北调,我是反对的。作为一个在长江边长大的人,想把我看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情况,用来说明反对南水北调的理由。首先从我居住的城市湖北襄樊 ,这里属长江中游地区,我是从这里骑摩托车向西,一直到长江上流的,现在就以我亲眼看到的情况来证明,南水北调是否可行。从襄樊向西走不到一百公里,便是著明的丹江水库,从这里再沿着汉江,向西,直到陕西省南部,汉水共修有石泉县的石泉,汉中市的石门三座水库,其中最大的是丹江水库,离开汉水,翻过西秦第一关的大巴山,第一个大河是流经四川广元的嘉陵江,离开嘉陵江进入成都平原, 从成都向西,一字排开的是岷江,青衣江,大 渡河,雅砻江,直到西藏与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为止,以上说讲的各条江河,除金沙外, 好 像和长江一点不沾边,其实不然,这些江河都是长江中上游水系,它们有个相同点,都是向 东南流去,然后注入长江。如果要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怎么调呢?无论怎么调,都需要跨 过这些江河。现在让我们从这些江河调水吧。我们先从西藏与四川交界的金沙江调吧:金 沙 江在这里,只不过一条流量不大的小江,和汉江差不多,如果说调这里的水,只要选个适当 的地点,修个大坝,把金沙江水堵回到它的发源地青海,让它流入黄河源头,这个办法最好 也最容易办到,可惜的是.水不多,不能满足调水目的。这里不行往下行不行呢?好吧让我 们看看,金沙江是北南流流向,一直流到四川的泸州,当它接纳了以上各条江河之后,往下 便形成了长江,而且江水也多了,然而到这里以后,长江之水已不可能再往北调了,原因是从这里往北要经过四川盆地,所谓盆地,指的是四周皆为大山或高原,水只能往低处流, 不可能向高处流,水如果能向高处流,我想不会有人再去反对南水北调了。  再 说, 如果从它的支流用金沙江的办法调水呢,也不行,这些江河流出时,水量都不大,任何一条江河的源头水量都不大,只有当它在流经时不断地接纳无数细流之后 水量才逐渐增大。可以看出从长江上流往北调水,困难该有多大。从长江上游不好办,只有到中游了,长江中游最理想调水的地方当属三峡水库,三峡水库可通过不少溪流是可以调水的,如大宁河、神农溪、香溪、乐天溪、长沙溪等,用河南林县人修红旗渠打通太行山的办法来打通巴山和秦岭,这样可以把长江之水调到陕西省。然后再调入黄河,不过也有个困难 ,长江之水怎么越过汉水呢?如果越不过去,这样调来调去,又回到长江里来了。唯一能调水的地方只能有丹江水库。只要湖北人民做出大牺牲,把丹江水库的水全部调走,才能解北方燃眉之急。尽管这样,也要大动河山,还要把水想法跨过黄河等许多江河才行,看来从长江中游调水也不简单。 再就是从长江下游调了,从长江下游调水到北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完成了这个大业,君不见京杭大运河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吗!综上所述,长江上游无水可调,长江中流有水调不得,长江下游有水早调了。我们真的非要化大力气搞南水北调吗? 再说:北方真的 没水吗? 真正缺水的地方并不是京津地区,而是京津地区西北部,原来那里并不是多么缺水 ,现在缺水真正原因是那个地方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缺水,由于这地方缺水,才 使得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又由于那地方草场植被严重破坏,使土壤不断沙化,至使京津地区 雪上加霜,在缺水的基础上更受到沙尘不断袭击。用南水北调这种远水解近渴办法来缓解这 个矛盾,真的做起来,是能办到,但只能是个事倍功半的结果。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吗! 在实施南水北调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作些稍微前卫点的工作呢?为什么当人和自然冲突时, 为什么总想化大力气去改变自然,而不愿意作些顺应自然的事呢!改变自然规律给人类带来 的麻烦实在太多了,带来的得不偿失实在太多了。    就以京津地区的缺水为例,造成这里缺水是由于这地区西北部土地严重沙化引起了,而这里原来并不是这样的。长城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是风吹草底见牛羊的地方。如今却是一片黄沙,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人们无休止的破坏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外, 至少找不出第二个理由。用南水北调来缓解缺水这个矛盾只能是个短期 行为。解决这地方缺水,最重要的是要治本,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到那里植树种草,还大 自然一个本来面孔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与此同时,人们还应当学会随水草而居。比如京津地 区的一些用水大户,完全可以搬迁到水源充足的地方去发展,何必要在那里渴死难死而不愿 意动动地方呢。南水北调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实在不可取。 唯一的办法是:将已破坏的自然环境修复好,并要始终保持好生态环境。另外人类还要作些自我牺牲,不要逆自然规律行事,凡事都要想想生态环境。唯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南水北调不是顺应自然规律,面是破坏自然规律,所以反对南水北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贴附评        湖北士子严重关切汉水北调.       我们将秉守地方中国之立场.定当奋力捍卫湖北人民的主权和生存权.      我们正告少数野心家, 不要企图不宣之下秘密开工,造就即成事实,迫使湖北人民会接受汉水北调.尔等居心叵测滥施淫威一手遮天违背民意倒行逆施祸国殃民,日后定当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我们吁请广大基层工程技术人员与劳工,采取多种形式消极不合作的态度和行动,抵制汉水北调.千万莫为蝇头小利附和奸佞为虎作伥干祸国殃民的事啊!!!       响应者请代为再转贴.抵制汉水北调国人责无旁贷! 拜谢,再拜谢                        --------------------------------------------                  为南水北调哀告湖北父老书                              楔引                           楚国无以为宝,惟江汉之水以为宝.                                    ----------------------------------------------------------------------------      --------                  ————————————————————      ——————汉水之子 2001/7/17                         作者:汉哀 回复日期:2001-12-22 19:02:00         汉江水是湖北最好的水源之一,非常的清澈与甘甜,我的童年就是在汉江边长大的,如果专门为了满足北京,河南,河北的用水而调入,那肯定必然影响到汉江中下游湖北中西部腹地的用水,而湖北的西北部是比较缺水的,中部用水也是问题,如果汉江断流,这些地方的用水从哪里来?我原本以为汉水北调应该不会影响到汉江下游的用水,现在想想搞这个工程设计的人是不是有点强硬的掠夺?如果到时候真的会出现汉江下游断留,湖北的中西部无水可用,绝对会出现水战之争,汉水自古以来是楚人的命脉,汉水是炎帝部落繁衍生息的地方,汉水是楚人的灵魂,楚人对汉水的感情那是文化的感情,血缘的感情,自古以来因为水源问题而引发的矛盾与战争值得我们警惕,因为水是人们生存下去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在现代世界战争中,有很多战争与水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话再说回来,汉水北调就真的能够满足两省一市的用水?不是有人说,如果把汉水北调的钱用在各地的节水工程上不是照样可以起到缓解这些地方的用水紧张的问题么?汉江水不是长江水,如果调水影响到汉江下游的用水,那无疑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我们的国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当局重新引起重视!                      作者:复 回复日期:2001-12-26 21:42:00         水是楚天生存之母         反对南水北调有很多年了         很多人为自己一点私利不顾整个中部上亿人的死活         特别是高居官位的人         看见北京那么多打者环境保护旗子的人们         在北京城数以千记的大水池里风流快活         我想问问他们她们----它们         你知道这水是从哪儿来的吗?         看着那些不做事在家也永远饿不死的皇城根下的人们         一天到晚侃了又侃的爷们         为你们那块把钱的水费理直气状的的人们         你知道为你的几块几毛的水费         其他地方的人要付出几十甚至几百倍的代价         来“支援”你们!         还有那些“硕果累累”的科学权威们         你们为了一点点的都浪费掉的科研经费和所谓核心刊物的那点虚荣把最后的良心都丢给什么吃了为领导们的“跨世纪”“标志性”“宏伟工程”“努力奋斗”         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一下国外的政府一个接一个在拆除大的水利工程为了给人类破坏殆尽的自然一个交代的时候还在违心高叫“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并以此为荣 你们要把我们的中华母亲蹂躏到什么时候才肯罢手看着宏伟的三峡工程下中华鲟在那小小的池中死去我哭不出来                  下一个“宏伟工程”是南水北调那下一个受害的是谁呢?         我不知道我但愿永远不知道!                                           Copyright©1999-2001 天涯社区 海南在线 版权所有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天涯虚拟社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