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从农产品价格谈为什么需要计划经济

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市场经济理论的一大根基就是市场能够根据供需关系调控生产,事实上,这在集市时代还是有点道理的,集市时代里,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售者自己生产的,供需关系很敏感地指导着生产,但是,现代社会各行业高度专业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者的使用,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信息流通是大打折扣的。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甚至某些环节是由垄断地位或者因为种种自然原因被迫经过的“山大王”,这个时候,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非常大了。例如,农产品,农民生产时只有极其微薄的利润甚至严重亏损,但是,丝毫没有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不管农产品生产是不是供过于求,城市里农产品价格就没跌过,国家也没赚到,高速公路收费多年未涨,什么人赚到了呢?苏宁、国美之类的二道贩子,还有商场的房产业主,“最后一公里”的参与者,这些人控制了产品从农民到市民的渠道,赚走了惊人的利润,但是却没有负担起调节社会生产的功能,市民从来就是高价购物,整个社会浪费了巨量的资金。
  不错,市场经济下供需关系影响着生产,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忽略了一个非常基本的生物学常识——能量传递效率,生物链有着10%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人类社会里,供需链上同样存在信息真实度的传递效率,随着各环节的专业化,信息传递效率也在一步步减小,当各环节专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从消费者发出的需求信息经过一级级的传导,到农民耳朵里,已经完全失真了。
  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已经走向了指导生产的反面,尤其现代生产有着信贷、期货等大量手段歪曲供求关系的背景下。
  为什么需要计划经济?因为人类社会资源有限,不可能支撑过长的供需链条,现代生产的专业化导致了信息传递效率的失真,必须减少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环节数,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恰恰追求的是所有环节的专业化,增加供需链上的环节数。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内部矛盾不可调和的经济体制,一方面追求单个环节的高效率,却同时摧毁着整个供需链条的效率。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的爆炸机制。只有计划经济,因为中间环节少,能够从生产到销售,都接受到真实的信息。看上去每一步不够专业,效率很低,严重人浮于事,但是,因为从始至终供需关系明确,社会生产并不会产生严重偏差,供需链基本稳定,例如苏联从1946-1990年没有一年出现过负增长。
  如果说在计算机普及之前,计划经济还存在信息不及时的问题,那么,在电子革命后,计划经济的技术障碍已经消除。而市场经济,尽管技术障碍没有,但是供需链上的寄生虫只会增多不会少,整个社会生产类似一个渐冻人,这才是1980年后欧洲、日本、四小龙等所谓发达地区一蹶不振的真实原因,尽管美国因为有大量新移民和新资金的注入缓解着市场经济的这一新型癌症,但是,一旦没有足够外资的兴奋剂,美国的猝死也是难免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